Alex_McAvoy

想要成为渔夫的猎手

References:

【概述】

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也是一种常用的降维技术,但与 PCA 不同的是,其是一种监督学习的降维技术,当具有 $K$ 类别时,最多降到 $K-1$ 维,此外,其还可用于分类

阅读全文 »

【概述】

统计分析中,数据的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以致增加了分析的难度。那么,考虑用少数不相关的变量来代替相关的变量,以表示数据,并且要求能够保留数据中的大部分信息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的基本思想,具体来说,首先对给定数据进行规范化,使得数据每一变量的均值为 $0$,方差为 $1$,之后对数据进行正交变换,将原来由线性相关变量表示的数据,变换成由若干个线性无关的新变量表示的数据,其中,新变量是正交变换中变量的方差和最大的,方差表示了新变量上信息的大小,这些新变量依次被称为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等

阅读全文 »

References:

【维数灾难】

维数灾难(Curse of Dimensionality)最初是由 Richard E Bellman 研究动态规划时提出的,是指当维度升高时,会遇到低维场景下察觉不到的困难,对于机器学习来说,维度升高,带来的一个明显的灾难是样本稀疏

阅读全文 »

【概述】

层次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ing)假设类别之间存在层次结构,将样本聚类到层次化的簇中,由于每个样本只属于一个簇,因此层次聚类属于硬聚类

其是通过计算不同类别的数据点间的相似度,来创建一棵有层次的嵌套聚类树,在聚类完成后,可在任意层次进行切分,以得到指定数目的簇

阅读全文 »

【概述】

具有噪声的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DBSCAN)是一种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算法,该算法将簇定义为密度相连的点的最大集合,能够将具有足够密度的区域划分为簇,并在具有噪声的空间数据库中发现任意形状的簇

DBSCAN 不要求指定簇的数量,避免了异常值,并且没有质心,聚类簇是通过将相邻的点连接在一起的过程形成的

阅读全文 »

【概述】

K-均值(K-Means)是最基础最常用的聚类算法,其是基于样本集合划分的聚类算法,属于原型聚类,同时,由于每个数据点都被精确地分配到一个簇中,因此其也是硬聚类算法的一种

K-Means 的基本思想是:将样本集合划分为 $K$ 个子集,构成 $K$ 个簇,通过迭代来寻找一种划分,使得每个样本到其所属簇的中心距离最小

阅读全文 »

【聚类算法的类型】

聚类算法可分为三种类型:

  • 原型聚类(Prototype-based Clustering):假设聚类结构能够通过一组原型求解
    • 通常算法先对原型进行初始化,然后进行迭代求解
    • 不同的原型表示、不同的迭代求解方式,将会产生不同的原型聚类算法
    • 常见的原型聚类算法有:K-Means高斯混合模型 GMM
  • 密度聚类(Density-based Clustering):假设聚类结构能通过样本分布的紧密程度确定
    • 从样本密度的角度来考察样本之间的可连接性,并基于可连接样本不断扩展聚类簇来获得最终的聚类结果
    • 常见的密度聚类算法有:DBSCAN
  • 层次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ing):试图在不同层次对数据集进行划分,从而形成树形的聚类结构
    • 数据集划分可采用自底向上的聚合策略,也可采用自顶向下的分拆策略
    • 常见的层次聚类算法有:AGNESDIANA
阅读全文 »

【概述】

聚类,是将数据集 $D$ 划分为若干互不相交的子集(样本簇),直观上来看,希望同一簇的样本尽可能的相似,不同簇的样本尽可能的不同,也就是说,聚类结果的簇内相似度(Intra-cluster Similarity)高,且簇间相似度(Inter-cluster Similarity)

聚类问题的评价指标可划分为两类: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