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_McAvoy

想要成为渔夫的猎手

【概述】

对于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其分为内部体系结构、外部体系结构两个角度

从数据库管理系统角度来看,通常采用外模式、模式、内模式三级模式结构,这是数据库系统的内体系结构,又被称为数据库系统的模式结构

阅读全文 »

【概述】

顺序栈是采取顺序方式存储的栈,利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自栈底到栈顶存放数据元素,并通过栈指针来指示当前栈顶元素位置

对于存储空间的分配,若采用静态分配方式,一经分配不可修改,若采用动态分配方式,分配后在 $O(n)$ 的时间复杂度内可以更改

阅读全文 »

【队列的定义】

队列(Queue),也是一种操作受限的线性表,只允许在表的一端插入,在表的另一端删除,其中,只允许删除的那一端称为队首,只允许插入的那一端称为队尾,当线性表中不含元素时,称为空队列

队列具有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 Out,FIFO)的操作性质,如下图所示,假设某个队列 $Q=(a_1,a_2,a_3,a_4,a_5)$ ,其中 $a_1$ 为队首元素,$a_5$ 为队尾元素,进队顺序为:$a_1,a_2,a_3,a_4,a_5$,出队顺序为:$a_1,a_2,a_3,a_4,a_5$

阅读全文 »

【栈的定义】

栈(Stack),是只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或删除操作的线性表,其中,允许插入、删除的那一端称为栈顶,不允许插入、删除的那一端称为栈底,当线性表中不含元素时,称为空栈

栈具有后进先出(Last In First Out,LIFO)的操作性质,如下图所示,假设某个栈 $S=(a_1,a_2,a_3,a_4,a_5)$ ,其中 $a_1$ 为栈底元素,$a_5$ 为栈顶元素,由于栈只能在栈顶进行插入、删除,故而进栈顺序为:$a_1,a_2,a_3,a_4,a_5$,出栈顺序为:$a_5,a_4,a_3,a_2,a_1$

阅读全文 »

【数据管理技术】

数据管理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即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

随着应用需求的扩大以及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发展,数据管理技术也不断的在发展,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阅读全文 »

【数据】

数据(Data)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描述事物的符号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文字、图形、图象、声音

数据记录是计算机中表示和存储数据的一种格式,是有结构的数据,例如:(张三,男,25,北京)

阅读全文 »

【静态链表】

静态链表是借助数组实现的链表,与顺序表相比,其在进行增删操作时不需要移动大量元素,同时,其具有不能随机存取,固定容量不变的特点

可见,静态链表适用于不支持指针的编程语言(如:Lisp)和数据元素固定不变的场景(如:文件分配表FAT)

阅读全文 »

【概述】

循环链表分为循环单链表和循环双链表,两者分别是在单链表和双链表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遍历时,从一个结点出发总能到达链表的任一结点

对于循环单链表来说,其结点类型与单链表类型相同,只是表尾结点 p 的指针 next 指向头结点,此外,基本操作与单链表相似

阅读全文 »

【双链表】

双链表是在单链表的基础上在每个结点中多加入了前驱指针 prior,其指向当前结点的前驱结点

1
2
3
4
5
6
template <typename T> 
struct DNode { //双链表结点
T data; //数据域
DNode<T> *prior; //前驱指针
DNode<T> *next; //后继指针
};
阅读全文 »

【单链表】

概述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方式称为链表,其通过一组任意存储单元来存储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最基本一种链接方式构成的链表称为单链表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