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的任务】
需求分析的任务是通过详细调查现实世界要处理的对象,充分了解原系统的工作概括,明确用户的各种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系统的功能,并充分考虑今后可能的扩充与改变
调查的重点是数据与处理,通过调查、收集、分析,获得用户对数据库的如下要求:
- 信息要求:用户要从数据库获取信息的内容与性质
- 处理要求:用户要完成的数据处理功能
- 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
【需求分析的方法】
需求分析首先要调查清楚用户的实际要求,与用户达成共识,并分析与表达这些需求
在充分了解用户需求后,还需进一步分析、表达用户的需求,在众多的分析方法中,最简单实用的技术是结构化分析(SA),其从最上层的系统组织机构入手,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统
其过程如下:
1.将系统抽象为数据来源、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输出四大部分
2.分解处理功能与数据
- 分解处理功能:将处理功能的具体内容分解为若干子功能
- 分解数据:在处理功能逐步分解同时,逐级分解所用数据,形成若干层次的数据流图
- 表达方法:对于处理逻辑,使用判定表或判定树来表述;对于数据,用数据字典来描述
3.将分析结果报告提交给用户,征得用户认可
【数据字典】
概述
数据字典是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获得的主要成果,是关于数据库中数据的描述,即元数据
数据字典是在需求分析阶段建立的,在数据库过程中不断修改、充实、完善,通常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这几部分
其中,数据项是数据的最小组成单位,若干数据项组成一个数据结构,通过对数据项和数据结构的定义来描述数据流、数据存储的逻辑内容
数据项
数据项是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对于数据项的描述结构如下:
1 | 数据项描述 = { |
其中,取值范围、与其他数据项的逻辑关系定义了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是设计数据检验功能的依据
以学生学号为例,其数据项说明如下:
内容 | 实例 |
---|---|
数据项 | 学号 |
含义说明 | 唯一标识每个学生 |
别名 | 学生编号 |
数据类型 | 字符型 |
长度 | 8 |
取值范围 | 000000 到 999999 |
取值含义 | 前两位标识学生专业,后四位按顺序编号 |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反映了数据项间的组合关系,一个数据结构可由若干数据项组成,也可由若干数据结构组成,或由若干数据项和数据结构混合组成
对于数据结构的描述结构如下:
1 | 数据结构描述 = { |
以学生为例,其数据结构说明如下:
内容 | 实例 |
---|---|
数据结构名 | 学生 |
数据结构含义说明 | 学籍管理系统的主体数据结构,定义了一个学生的有关信息 |
组成 | 学号、姓名、性别、年龄、所在专业、年级 |
数据流
数据流是数据结构在系统内的传输路径,对于数据流的描述结构如下:
1 | 数据流描述 = { |
其中,数据流来源是说明数据流来自哪个过程;数据流去向是说明数据流要到哪个过程去;平均流量是指每天、每周、每月的传输次数;高峰期流量是指高峰时期的数据流量
以为学生体检结果为例,其数据流说明如下:
内容 | 实例 |
---|---|
数据流名 | 体检结果 |
数据流说明 | 学生参加体检的结果 |
数据流来源 | 体检 |
数据流去向 | 学生体检结果登记表 |
组成 | 学号、各项体检结果 |
平均流量 | 每天 100 次 |
高峰期流量 | 每小时 50 次 |
数据存储
数据存储是数据结构停留或保存的地方,也是数据流的来源和去向之一,其可以是手工文档,也可以是计算机文档
对于数据存储的描述结构如下:
1 | 数据存储描述 = { |
其中,存取频度是指每天、每周、每月存取次数及每次存取的数据量等信息;存取方式是批处理还是联机处理、是检索还是更新、是顺序检索还是随机检索等;输入数据流要指出来源,输出数据流要指明去向
以为学生体检结果登记表为例,其数据存储说明如下:
内容 | 实例 |
---|---|
数据存储名 | 学生体检结果登记表 |
数据存储说明 | 记录学生体检结果的基本情况 |
数据存储编号 | 0001 |
输入数据流 | 体检结果 |
输出数据流 | 学生体检结果登记表 |
组成 | 体检编号、学生学号、学生体检结果 |
数据量 | 每年 3000 张 |
存取频度 | 每周 100 次 |
存取方式 | 随机存取 |
处理过程
处理过程是说明性信息的描述,具体处理逻辑一般用判定表或判定树来描述
对于处理过程的描述结构如下:
1 | 处理过程描述 = { |
以为学生分配宿舍为例,其处理过程说明如下:
内容 | 实例 |
---|---|
处理过程名 | 分配宿舍 |
处理过程说明 | 为学生分配宿舍 |
输入 | 学生、宿舍 |
输出 | 宿舍安排情况 |
处理 | 同一间宿舍只能安排同一性别的学生 每个宿舍只能安排不超过 6 名学生 每个学生的居住面积不小于 3 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