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求分页存储管理方式 发表于 2019-12-08 分类于 学习笔记 , 操作系统 本文字数: 2.3k 阅读时长 ≈ 2 分钟 【概述】请求分页系统是建立在基本分页基础上的,为能支持虚拟存储器的功能,增加了请求调页功能和页面置换功能 相应地,每次调入和换出的基本单位都是长度固定的页面,这使得请求分页系统在实现上要比请求分段系统简单 阅读全文 »
虚拟存储管理的基本概念 发表于 2019-12-07 分类于 学习笔记 , 操作系统 本文字数: 1.3k 阅读时长 ≈ 1 分钟 【传统存储管理的问题】对于传统存储器的存储管理方式来说,其具有一次性、驻留性两个特点 所谓一次性,是指将一个作业全部装入内存后才能运行,于是会出现下述的两种情况: 阅读全文 »
离散分配存储方式 发表于 2019-12-06 分类于 学习笔记 , 操作系统 本文字数: 5.6k 阅读时长 ≈ 5 分钟 【概述】连续分配存储方式会形成许多碎片,虽然可通过紧凑的方法将许多碎片拼接成可用的大块空间,但须付出很大的开销 如果允许将一个进程分散地装入到许多不相邻的分区中,便可充分地利用内存空间,无须再进行紧凑操作 阅读全文 »
连续分配存储方式的对换技术 发表于 2019-12-03 分类于 学习笔记 , 操作系统 本文字数: 663 阅读时长 ≈ 1 分钟 【概述】对换技术也称交换技术,由于早期计算机的内存十分小,为使系统能分时运行多个用户程序而引入了对换技术 系统将所有用户作业放入磁盘,每次只调用一个作业进入内存,当该作业的一个时间片用完时,将他调至外存的后备队列上等待,再从后备队列上将另一个作业调入内存 阅读全文 »
连续分配存储方式 发表于 2019-12-02 分类于 学习笔记 , 操作系统 本文字数: 3.9k 阅读时长 ≈ 4 分钟 【概述】连续分配方式是最早出现的一种存储器分配方式,曾被广泛应用于上世纪 60~80 年代的 OS 中,该分配方式为一个用户分配一个连续的内存空间,即程序中代码或数据的逻辑地址相邻,体现在内存空间分配时物理地址的相邻 连续分配方式根据发展,可分为四类: 阅读全文 »
内存管理的基本概念 发表于 2019-11-28 分类于 学习笔记 , 操作系统 本文字数: 1.6k 阅读时长 ≈ 1 分钟 【存储器管理功能】内存管理即对存储器进行管理,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内存分配:为每道程序分配内存空间,以提高存储器的利用率,根据分配方式分为:静态分配、动态分配 内存保护:确保每道用户程序只在自己的内存空间中运行,通过界限寄存器来存放正在执行进程的内存上下界,在程序运行时,对每条指令的访问地址进行越界检查 地址映射:实现进程的逻辑地址到内存物理地址的映射,在程序编译时形成的目标程序地址是逻辑地址,都是从 0 开始,而真正调入内存某个空间存放的地址是物理地址 内存扩充:用虚拟存储技术来从逻辑上扩充内存容量,以解决内存容量不足的问题,利用内存扩充机制,来实现请求调入功能与页面置换功能 阅读全文 »
程序的链接与装入 发表于 2019-11-27 分类于 学习笔记 , 操作系统 本文字数: 1.8k 阅读时长 ≈ 2 分钟 【程序链接与装入】用户程序要在系统中运行,必须先将其装入内存,然后再将其转变为一个可执行的程序,通常要执行以下步骤: 编译:由编译程序对用户源程序进行编译,形成若干个目标模块 链接:由链接程序将编译后形成的一组目标模块及他们所需要的库函数链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装入模块 装入:由装入程序将装入模块装入内存 阅读全文 »
死锁检测与死锁解除 发表于 2019-11-26 分类于 学习笔记 , 操作系统 本文字数: 661 阅读时长 ≈ 1 分钟 【死锁检测】死锁检测通过检测系统状态,以确定系统中是否发生死锁 为了能对系统中是否发生死锁进行检测,在系统中,必须满足: 阅读全文 »
死锁预防与死锁避免 发表于 2019-11-25 分类于 学习笔记 , 操作系统 本文字数: 5.2k 阅读时长 ≈ 5 分钟 【死锁预防】预防死锁的方法是通过破坏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中的一个或几个,以避免发生死锁 由于互斥条件是非共享设备所必须的,不仅不能改变,还要加以保证,因此主要是破坏产生死锁的后三个条件 阅读全文 »
死锁的基本概念 发表于 2019-11-24 分类于 学习笔记 , 操作系统 本文字数: 1.3k 阅读时长 ≈ 1 分钟 【资源】在系统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资源,其中可能会引起死锁的主要是采用互斥访问机制、不可被抢占的资源,即临界资源,例如:打印机、数据文件、信号量等 可将系统中的资源分为两大类:可剥夺与非可剥夺性资源、永久性资源与临时性资源 阅读全文 »